1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俄罗斯外籍院士石琼一行赴内江市市中区考察调研,主要围绕市中区全雄白乌鱼养殖和推广情况等方面开展了详细交流。市中区副区长杨云陪同调研。
当天下午,桂建芳院士一行来到市中区朝阳镇一禾一种养殖家庭农场,通过仔细询问、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了全雄白乌鱼近年来在市中区的生长和推广情况。目前,内江师范学院与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西南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培育的全雄白乌鱼新品种已处于中试阶段,预计明年将大规模推广养殖,可使白乌鱼产量每亩增加30%~50%,有助于内江白乌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擦亮内江“中国白乌鱼之乡”的招牌。
桂建芳对于市中区全雄白乌鱼养殖和推广情况给予肯定的同时,希望市中区能进一步强化种质资源调查、技术创新攻关、市场主体培育等工作,不断提升白乌鱼种业核心竞争优势。
据了解,市中区一禾一种养殖家庭农场成立于2022年4月,位于朝阳镇道子田村5社,面积280亩,主要开展白乌鱼、小龙虾、罗氏沼虾等水产品养殖。该家庭农场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绿色、生态、环保种养理念,以内江师范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展“退渔还田”工作,改建养殖池塘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构建“帆布池+稻田+池塘”的白乌鱼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经稻田和池塘异位净化后循环利用,达到稳粮增收、水产增效的目的。目前,农场修建有陆基高位池22口,养殖白乌鱼44万尾,配备有微孔增氧机、水质监测设备、投饵机、智能监控设备等,可年产白乌鱼18万斤,小龙虾6万斤,优质水稻26万斤,可实现收入544万元,纯利润180余万元。
下一步,内江市市中区将持续依托特色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全区更多农村迎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蝶变及乡村振兴的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