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返乡青年黄佳杰的孔雀养殖场,还未进入场内便听到孔雀的叫声。走进养殖区,孔雀们正悠闲地吃着青料。“孔雀不仅可供观赏,还可食用,且营养价值非一般禽类所比。人工养殖周期短,从出壳到长大出栏只要180天且供不应求。这不,从2016年1月投产到现在,仅食用孔雀我就获利近10万元。”黄佳杰呵呵地说。
今年21岁的黄佳杰2014年从泸州一所技校毕业后就成为一家汽修厂的修车工。因为肯学习又吃得苦,让他在短短半年后,就破格由学徒工直接晋升为班长,月薪达8000多元。
然而,一年后的黄佳杰却作出了一个决定,辞掉修车厂工作回到山青水秀的白节镇养殖孔雀。原来2015年10月,他去旅游时,养殖的观赏的孔雀吸引了他的目光。“别人能养,我能不能养呢?”
回家后,黄佳杰上网一查才发现,孔雀不但可观赏,还可食用,其营养价值更是其他禽类无可相提并论。而偌大的泸州市,竟然没有一个专门人工自繁自养孔雀的基地。
于是,黄佳杰投入了3万多元买回了20只种孔雀和200只孔雀小苗进行精心饲养。经过一年多的精心饲养,黄佳杰在掌握了孔雀从幼苗到下蛋期间的综合管理技能的同时,也实现了自繁自养。而孔雀蛋因其高蛋白、低脂肪和富含氨基酸和锌元素而颇受消费者喜爱。
孔雀一年要换一次羽毛。“这么漂亮的羽毛白白扔了实在可惜。”而孔雀扇因为起美丽和本身的寓意成了非常受欢迎的装饰品。于是,黄佳杰专门花了2000多元从专业孔雀扇厂家买回了不同规格的扇子作参照,并从网上下载相关图案自己琢磨。“经过高温杀菌后制作的孔雀扇,只要没有人为损伤,使用期越长其毛羽越光鲜。”黄佳杰介绍说。
如今,隔三茬五,黄佳杰就要往镇上的快递公司寄送别人购买的孔雀扇和孔雀蛋。一年多来,黄佳杰仅孔雀扇就卖了1300多把,孔雀蛋卖了300多个,获利近10万元。黄佳杰,也当仁不让成为了泸州声名远扬的“孔雀王子”。(尧理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