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大佛寺街道:精准发力五个基本 夯实党建基层基础

2022-06-20 14:55 陈蜀萍 陈代国 3126 点击

近期,广安市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党工委聚焦组织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精准发力抓实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在补短强弱中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执政根基。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推动基本组织一体化

坚持系统思维,整合组织、民政、群团、基层公共服务等专项资金和国有房屋资产,统筹推进“一体系(基层组织体系)、一阵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基地”(“双建双带”实践基地)规范化建设。

着眼有形有效建体系。针对街道城市社区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实际,以小区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四步走”(第一步摸清党员底数,第二步做好关系转接,第三步试点示范带动,第四步分类建立支部)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运行,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自2022年以来,新建小区党支部21个,覆盖党员120余名。截至目前,大佛寺街道党工委辖60个党组织,其中社区党委5个、村党总支4个,各级各类党支部52个,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完备组织体系。

着眼全面达标建阵地。坚持“严格标准、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综合利用”原则,按照社区党委办公场所“五有”(有专用办公室、办公桌椅、电脑打印设备、档案柜、会议记录)、党员活动室“六有”(有党旗党徽、会议室、规章制度、图书室、远程教育设备、活动记录)标准,对辖区5个村、5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谋划、精心设计、分期建设,按照每年建设1~2个标准化活动阵地的进度,力争3年内全面建成集党员教育、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整合投入专项资金140万元建设面积分别为540平方米、395平方米的幸福、红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于2022年5月竣工投用。

着眼作用发挥建基地。依托资源优势,以农村党员创业为载体,建基地、建公司(合作社),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按照1个村至少建设1处基地的标准布局,充分发挥党员创业示范“双带”作用,做到“五有”,即有党员创业骨干、有挂牌的“双建双带”示范基地、有固定示范帮带对象、有经常性的示范交流活动、有明显的示范效应。目前,已经建成各类实践基地3个、公司(合作社)8个,实施项目16个,带动500余人就业、167户增收。

选优头雁、激活细胞,推动基本队伍专业化

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持续建强“1+1+6”基本队伍,打造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聚焦引领发展选配1批“领头雁”。实施“头雁工程”,结合换届选举和年度目标考核结果运用,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动态调整、落后倒逼机制,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48人、书记10名,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头雁。

聚焦党务工作培育1批“内行人”。大佛寺街道由1名党工委副书记牵头,党建办调配3人,履行党务工作专责,各村(社区)党组织明确1名副书记负责党务工作。同时,坚持党务培训,培养党性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党务工作骨干,形成梯次递进培育格局,稳定和优化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

聚焦作用发挥建强6支“攻坚队”。一是优化党员队伍,围绕“三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干部,累计“三向培养”人才30名。二是用好党员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通过实施“村(社区)干部素质”工程,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育村(社区)干部59人。三是涵养人才队伍,实施“乡土人才素质工程”,注重乡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已培育各类乡土人才8人。四是储备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注重在致富能手、打工回乡青年、复退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培养选拔村干部,每个村(社区)保持有3至5名后备干部常数。五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在后备干部队伍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动态建立起15人的稳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六是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开展“晒成绩、比亮点、争一流”现场拉练,每年开展一次“两优一先”评选表扬,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示范。

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动基本活动优质化

坚持开展好党的基本活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观念,激活党员的内生动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党员归属感。

“集中教育+经常教育”铸魂。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突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运用集中轮训、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红色主题党日、在线学习培训等方式,确保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业务培训+结对帮带”提能。注重业务技能教育,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通过集中开展业务培训和“一对一”结对帮带,组织引导每名党员学习掌握1—2门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

“创先争优+主题党日”践行。结合不同群体党员实际,分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学习身边的榜样,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街道、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所),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抢险、便民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奏响“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新时代最强音,让党员干部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分类梳理、强化执行,推动基本制度刚性化

深刻认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聚焦制度学习、制度执行两个关键环节,分类梳理党建制度、从严落实党建制度,推动基层党建实现制度治党。

制度梳理“一本通”。落实基本制度,学制知制是前提。突出党章根本大法和支部工作条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农村工作条例等制度,分类梳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工委议事规则、“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民主选举、党务公开、双向报告、党建述职测评、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发展等制度,汇编成册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学读本,推动党建基本制度入脑入心、落地见行。

制度执行“一把尺”。落实基本制度,依制守制是关键。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推动基本制度落地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街道党工委严格按照《议事规则》、村(社区)党组织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规定,一律集体决定“三重一大”问题,笃行民主决策。依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入实施“人民阅卷·广安行动”,让人民群众动嘴、党员干部跑腿,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57件。

长效投入、高效运转,推动基本保障常态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保障。

落实办公经费夯实基本运转保障。实施“村级保障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落实每个村5万元、每个社区10万元公共服务经费;落实基层党组织办公经费,每年足额兑现每个村(社区)5万元,全力保障基层基本运转。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积累人均10元以上,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为民服务能力。

落实基本待遇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严格落实基层干部基本待遇,村级干部工资通过街道党工委绩效考核集中发放,原则上每月发放一次,每人每月2100元以上,全面落实“五险一金”保障机制,及时兑现退职村(社区)干部补助。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干部任职年限,落实待遇定期增长机制,不断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垃圾分类·志愿同行”活动走进鸣钟镇龙庙村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近日,广安市武胜县鸣钟镇龙庙村妇联开展了“垃圾分类·志愿同行”活动。活动中,龙庙村妇联主席陈雪梅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以及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教会每家每户会垃圾分类,发放垃圾分类、预防电信诈骗、安全生产、保护银行存款等各类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宣传资料150余份。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