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巴中市彭如武巴山名师工作室、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送教暨教学研讨活动”在巴中市南江县大河镇小学举行,大河督学责任区近60名教师参加活动。此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座谈研讨、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活动中,南江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张琴执教的《认识三角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出一系列探究活动,巧点妙引,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总结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好的课堂实效;南江县实验小学教师苟兰英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巧妙运用学具,发给学生两根小棒,放手让学生剪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活动中感悟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大河镇小学教师何彦君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采用学校“学·思·测智慧课堂”模式,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在学会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教师还设计了测量、斯拼、折拼、推算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运用转化思想,验证数学知识,交流讨论,总结建模,再所学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意识。三堂课立足新课标,教会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充分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
课例展示后,与会教师对课例进行了交流评议,一致认为三堂课例均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深入挖掘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课堂教学效益显著,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岳俊玉分别对三堂课例进行总结性点评并提出建议。
南江县小学数学研究员岳俊玉围绕图形与几何教学作了题为“靠直观、依推理,助力空间观念培育”的专题报告,指出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过程中,一是重视几何概念的获得与理解;二是重视几何表象的建立;三是突出空间想象活动。巴中市彭如武巴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彭如武在“核心素养--‘空间观念’案例式解读”讲座中通过呈现大量的特殊案例让教师意识到要让孩子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感性认知中使空间观念素养落到实处。南江县红塔小学谌春燕以“强化学科引领 推动全员发力”为主题,从构建管理团队,示范引领;创新教研形式,活动引领;建立评价体系,机制引领;促进教学成长,效果引领四个方面分享了红塔小学以教研为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做法。
大河督学责任区杜超表示,此次活动目的明确,主题突出,是一次有效、适时的送教活动,为学区教师搭建了一个专业学习的平台,也为学区今后的教研教改指明了方向。并指出学区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强化学习,拓宽视野;二要注重研讨,以不同视角审视课堂;三要学以致用,以教学实践助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