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增强学生劳动意识,近日,巴中市南江县公山镇小学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分层级建立“六处”劳动实践基地。
一年级创建“植物观察园”“1号”基地,亲历一些幼小植物如豆芽、玉米幼苗等的发芽生长过程;“2号”与“3号”基地为二、三年级的“花卉种植园”,根据不同季节的花期栽种的花卉,观察从幼苗到鲜花盛开的变化过程,并收集相关的花卉知识,制作手抄报;“4号”基地是四年级的“蔬菜种植园”,学生亲自查阅资料,确定种植种类,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地栽种,体验劳动的乐趣,完成植物的观察记录,汇报蔬菜的生长过程;“粮食丰收园”那是五年级的“5号”实践基地,为水稻与玉米的成长做好了准备,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与播种收获的时间,不但要亲自栽种和收割,还要分段记录成长过程,写出劳动体验与感悟,最后还要亲自下厨分享劳动成果;“6号”基地是六年级的“药材培植园”,他们栽种了大家熟悉的金银花、菊花、百合、白芨等,亲历整个栽种生长过程,还要采用不同方式向全校学生介绍每种药材的功效。
校长赵益武表示,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能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能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减少他们今后步入社会的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