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个M1到M4是用来接收电极的,黄色的轮子相当于机器人的脚,必须装扎实点……。”这是记者在广安市岳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耳闻目堵的一幕。
近日,记者一行在岳池县融媒体中心罗海峰的带领下,走进岳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这里有艺术培训基地、VR体验室、机器人科普教室、科普书屋、舞蹈教、科学实验室及航海、航空、汽车、建筑等模型教室,还有县科协在这里设置的科普e站等学生体验科学魅力的实体物件。
“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于2013年,占地10余亩,在县教科体局和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现有25名科技辅导教师,“双减”后,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在这里免费学习、体验科技知识,同时对外开放,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到此体验学习科普知识。目前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在扩建,建成后赓即投入使用。”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杨波介绍。
县教育系统团工委书记李建英表示,各学校开设了“2+N”课服模式,在进行课后作业辅导和体育锻炼的同时开设科创类课程,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自然探秘等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周一至周五进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双休日青少年活动中心面向社会及家庭开放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年度完成学校、家庭5万余人次科普活动,青少年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据采访了解,岳池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牢固树立“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就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理念,在县科协的大力支持和实地指导下,聚焦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实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今年1月,该局青少年活动中心获2022年“四川省优秀科普基地”授牌。
共建科创平台,推进科技工作。把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有机结合,纳入全县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重要内容。与县科协、团县委等相关单位紧密协作、整体联动,推进全县科技教育大发展;建立“科普到家”志愿服务队,完成科普大篷车项目,在线开展参加“云上科学营活动”;在岳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备电子加速器、静电球、太阳能发电、桥梁结构、水的势能等科学仪器50套,航模器材100余套,机器人20套,计算机60台,科学实验设备100余套,无人机设备10台;常年开了计算机课程、Scratch课程、机器人课程、航模课程共计32个班级,受益学生大约2500人次;开设科创实验室,通过实验方式让青少年学生学习掌握一些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大气压强、杠杆原理等,为青少年的科创之路夯实根基。
营造科创氛围,打造科创课堂。开展科普教育进学校活动,为学生展示电子加速器、静电球、太阳能发电、桥梁结构、水的势能等科学仪器,并讲解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校园网、板报、手抄报、标语、LED等媒体强化科技创新教育宣传,积极营造科技教育氛围,打造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使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把科技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使科技活动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动力;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教学进行横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在教学中尊重、保护并激发、培育、满足学生的创新倾向和潜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加科创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县、市、省和全国性的科技大赛,主动为学生创设多层次展示科技创新能力机会。自举行“首届岳池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评选以来,全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踊跃参加,参赛项目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参加全省、全市赛事成果丰硕,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共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