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简阳市老科协赴杨家镇600余亩的红薯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杨家镇互助村、成都泽禾园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中,杨家镇互助村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村“两委”按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要求,积极采用将闲置的、小块的、缺乏劳动力耕作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盘活土地使用效率,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欢迎有新品种、新技术的农业公司,种植专业户等给互助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快实现带来新的活力。
成都泽禾园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今年红薯扩大种植面积和实施农机装备耕种等作了介绍。他说,今年公司根据互助村土质的适宜情况,计划种植红薯新品种龙9和普薯32号600余亩,首批龙9薯苗3月21日开始栽种300余亩,4月初普薯32号栽种第二批300亩左右,2个品种的生长至成熟期在95~110天。整个管理过程除栽种薯苗是人工外,其他工序如旋耕、耙埂、浇水、施肥、收挖、选型、打包装箱等均是全程机械化操作。经营模式上采用两种方式,一部分是土地全部流转后公司全程自行经营管理,需大量人工作业时用人按60元/人、天支付,也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一部分是按股份共同和按占有比例实行分配。销售方面主要是公司统一采用电商或微商采购完成,以确保销量、价格、收入等方面的相对稳定,已达到公司、业主、农户、微电商等各方面共赢的目的。
调研组一行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询问村民的劳动收入情况、薯苗栽种的窝距、行距、施肥的时间、滴灌、治虫的方法等管理措施,以及收挖、产量、包装到销售情况都一一进行了解。简阳市老科协会长施劲松指出,公司+业主(专合社)的共赢模式,能带动农民闯出一条致富路,逐步形成一条丘陵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耕作的路子,迈出农村美丽宜居、农民富裕富足最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