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粮油、生猪、龙安柚、湖羊、稻渔综合种养五大产业,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见成效。
五大产业齐头并进,注入乡村发展动力
在粮油产业方面,2022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83万余亩、产量32万余吨。全区新建粮油基地4.7万亩,油菜种植面积13万余亩、产量2万余吨,分别增长3.4%、7.5%;大豆种植面积9万余亩、产量1万吨。全区现有粮油种植经营主体269个,其中,200~500亩的104个,500~1000亩的57个,1000亩以上的20个。
在生猪产业方面,该区全力克服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区现有规模化生猪养殖场74个,其中年出栏500~1000头的21个,年出栏1000~5000的36个,年出栏5000~10000头的12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5个,生猪规模化率达82%。2022年新建养殖场3个、改(扩)建4个,年出栏生猪77万余头。
在龙安柚产业方面,全区建成龙安柚核心标准化基地1.2万亩,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566个,规模龙安柚经营企业(鑫农公司)1家;推进龙安柚全产业链发展,建成龙安柚加工厂,2021~2022年收购龙安柚鲜果30吨、销售鲜果16.5吨,收购龙安柚加工果200吨,生产原汁40吨,加工龙安柚系列饮料1000吨,生产柚麻饼1.6万斤、麻花2360桶。
在湖羊产业方面,乘东西部扶贫协作之春风,大力发展湖羊特色产业,全区建成石笋镇万头湖羊种羊基地1个、斜石智慧湖羊场1个、“湖羊+”种养循环基地5个、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56个、村集体经济适度规模湖羊养殖场8个,基本实现自繁自育发展。2022年全区出栏湖羊2万只,现存栏湖羊1.8万只。
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方面,全区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引进“稻+虾”“稻+蟹”“稻+鱼”等种养模式,引育稻渔新型经营主体33个,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地1万亩。2022年,建成“稻田+”数字农业信息化基地1200亩,引进业主在建“稻田+”智能水产良繁基地1处,助推全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全面发展。据测算,水稻平均产量900斤/亩,水产品平均产量150斤/亩,亩产值较传统水稻种植提高3000元/亩,稳粮增收作用初显。
农业产业增产增收,乡村振兴前景广阔
2022年,广安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70亿余元,增幅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亿余元,增幅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万余元,增幅5.8%。全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0万亩,建成龙安柚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三星级粮油园区1个,市级园区4个。突出龙头引领,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5个,惠民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杨晓凌获评“全国十佳农民”。坚持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新(改)建初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87个,农产品初加工率75%以上;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广安龙安柚”被评为“2019年四川省十大农产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伟仁稼香”牌广安香米获得了全国第十六届农博会金奖和四川省优质农产品认证;建成浔栖江南、溪贤山舍、巴上草原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5个,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广安区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县,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生猪调出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市、区),是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