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奋力谱写科技创新发展新篇章

深耕细作笃前行 乘风破浪立潮头

2023-12-01 08:42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4131 点击

乐山高新区。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对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发力”的重要要求,即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其中,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的当下,加快科技创新速度、打造强劲发展引擎至关重要。

谋深谋远,先谋而后动。今年以来,乐山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要求,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全市“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实践定位,坚持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在打造技术创新优势、放大要素集聚优势、发挥平台溢出优势、培育成果转化优势上下功夫,切实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高位推动  精准发力

“上下”同步  聚焦主业谋发展

乐山希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乐山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发展实际,以“一盘棋”的大局思想,高位推动,从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全年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主责主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精准发力,切实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我们从顶层设计出发,以规划为引领,政策为支撑,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乐山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而言,全市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乐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紧扣“一中心两基地三区块”创新布局,加快实施《乐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乐山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乐山市科技创新“十件大事”》《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技术攻关规划》等规划和方案,启动编制《核技术应用技术攻关规划》,以规划实施引领创新发展,推动20余项创新指标持续提升,综合水平指数达53.2%。

这些规划方案,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各项科技创新规划方案的引领下,乐山市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科创产业活力四射,科创成果层出不穷,科创主体不断扩增,科创人才接踵而至,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乐山这片热土不断萌芽、长出新叶。

科创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乐山市科学技术局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机制障碍,成立专项工作督导小组,创新采用“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方式,锁定新培育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新培育科技型企业、“四个一批”科技项目推进清单,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全力推动乐山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到独具匠心的创新驱动,乐山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出实招、下功夫、做文章,坚决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重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的新突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跃升,为全力提升科技综合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做强平台  培育主体

“点面”结合  聚势赋能强引擎

乐山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乐山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多晶硅还原炉。    

平台载体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要素,承担着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乐山市全力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载体设计、示范引领,创新创业平台日益完善。

抢占科技制高点,呼唤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涌现。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乐山市提前布局,分类指导,梯度培育,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协同创新,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印象初院士等到乐山建设工作站。与此同时,乐山市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引入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优质创新资源做强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乐山建设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

截至目前,乐山市建有省级(含)以上各类创新服务平台70余个,其中国家级6个;建成首批国家专业资本集聚型双创特色载体、科技部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乐山分中心、四川省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四川省科技信息服务聚集区、四川省科技金融示范区,已建成乐山科技服务大市场,成功创建全省科技信息服务集聚区。

“科技创新只有依托优质高效的平台载体,才能形成规模效应。”上述负责人表示,唯有源头创新,才有机会和实力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眼下,乐山市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新型孵化平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出新探索、新招式、新路径,多点发力,提升能级,激发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要让一颗颗创新成果的种子,成长为茂盛的森林,必须要给充足的雨露阳光和肥沃的创新土壤。除了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也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是产业转型、提质升级的“主力军”,更是支撑带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乐山市强化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积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计划,印发《新培育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新培育科技型企业、“四个一批”科技项目推进清单》,推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开展专题申报培训9场。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达13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数达300家,全面完成2023年两类企业培育目标。

在主体培育上,乐山市真金白银全力支持。该市积极推动兑现“科技创新十条政策”资金600万余元,引导各类主体加大创新投入、集聚人才资源。近两年来,乐山市累计获得国省科技项目立项84项,支持资金6505.6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支持4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支持4项,创近年来最好水平。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937.9亿元、同比增长38.8%,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居全省第1位。

创新技术  高效转化

“双轮”同转  聚力关键筑牢基石

尚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四川乐山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生的实用性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的过程,是科技成果从技术领域向市场领域的跨越。”上述负责人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乐山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培育省级以上示范企业18家、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1家,实施示范项目44项,乐山高新区建成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截至11月13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75亿元、同比增长50%。与此同时,乐山市积极探索金融保险助力科技成果“先用后转”落地模式,力争在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硬核”政策赋能,“转化”无惧风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乐山市以跟踪督促省下政务目标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进度为抓手,督促区县科技管理部门以成果转化额度和成效为科技工作的目标导向,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制定《乐山市技术转移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乐山市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奖补实施细则》《乐山市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奖补实施细则》,策划实施研发投入提升、专利成果突破等“六大行动”。

让更多科技成果通过转化“开花结果”,落地生“金”,是乐山市持续推进的一项工程。

“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上述负责人介绍,乐山市围绕产业图谱编制创新图谱,策划实施110个“四个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涵盖晶硅光伏、绿色化工、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等优势领域,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34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立项支持,且已经转化应用的永祥公司高纯晶硅、嘉华公司低热水泥、夹江水工厂巨型船闸、尚玮股份华龙一号核电站用电缆、君和公司页岩气油基岩屑综合利用设备等研发技术在业界领先。

不止政策引领、平台搭建、主体培育、成果转化,乐山市还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科创事业的发展水平,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故事在嘉州大地上演,为乐山高质量发展涂上了浓重的“科技创新色彩”。

已见繁花初结果,无边胜景在前方。下一步,乐山市将大力实施“八大行动”,统筹抓好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科技型企业培育“三张清单”,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赋能”“融合”作用,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科技创新发展新篇章。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搭平台促交流 川渝携手构筑科普新未来

11月23日至24日,首届川渝科普大会在绵阳举行。作为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大会实现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交相辉映”。10项川渝科普榜单、超7000平方米科普展、11场科普大讲堂、11万项“天府科技云”权威优质科普资源……大会以“共筑科普新未来 服务双城经济圈”为主题,立足川渝两地,从群众需求出发,建平台、汇资源、促跃升,通过线下、“云上”相结合的方式,为川渝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