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实践能力,近日,巴中市通江县第三中学组织师生代表赴杨柏镇太平场开展“科技赋能乡村·红色润泽初心”科普特色月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现代农业基地、参与生态治理体验、感悟红色历史文化,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科技+思政课”。
走进蓝莓基地,触摸现代农业的“科技脉搏”。在太平场龙池谷蓝莓种植示范基地,学生们深入了解蓝莓品种选育、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及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结合滴灌技术精准调控,既节约资源又提升品质。”太平村党支部书记现场讲解数字化种植技术,令同学们惊叹。七年级5班陈天佑表示:“原来现代农业不仅是‘面朝黄土’,更是‘面向数据’,科技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
体验污水治理,见证东西协作的“绿色答卷”。在东西部协作援建的乡村污雨分离治理示范点,学生们实地观摩了永乐湖、人工湿地等设施,并动手参与水质检测。带队老师任卫东感慨:“污水变清流的过程,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生态振兴的支撑作用,也深化了对‘绿水青山’理念的理解。”
探访红色遗址,赓续革命精神的“历史课堂”。师生们走进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村史馆。锈迹斑斑的文物、复原的红军宣传壁书、各种传统农具展示在大家眼前。8年级18班杨文琪感慨地说,看到这些文物将大家的思绪拉回烽火岁月和劳动人民劳作的场景,是一次难得的研学之旅。
学生们以“科技+红色”双重视角感知乡村振兴成果,既在田间地头领悟创新的力量,也在红色热土上汲取奋进精神养分。学校副校长蒲文强表示:“这场活动融合了科技兴农、生态治理与红色教育,既是科普实践,更是精神洗礼。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动课堂与社会‘双向奔赴’,培育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