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卓有成效

2021-08-05 16:24 吴敏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481 点击

“竹林幽幽,携手慢慢走。你在唤鱼池,宛如云一朵娇羞。江水悠悠,荡一叶轻舟……”伴着《青衣恋城》的优美旋律,走在悠长深邃的竹林小巷,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就是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的竹里巷子。近日,竹里巷子二期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即将向市民开放。

自2018年起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兰沟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兰沟村已在“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系统”完成了登记赋码工作,发放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确保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据了解,兰沟村和百花村在2020年5月合并完成,合并后对全村的资产资源进行股权量化,当年7月,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成员发放股权证,每人107股,每股1元。

“村民变股民,兰沟村紧紧围绕两项改革后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并村、并心、并账,实现先进村带动落后村,最终实现合并村。以村民增收为核心,立足竹资源做文章、立足竹产业做文章、立足‘优’区位做文章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群众认同的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探索出服务创收型、乡村旅游型、招商引资型等特色的发展途径。建立起融合要素,因地制宜探索特色模式。”谈起兰沟村的发展模式,兰沟村党委书记赵小建告诉记者。

近年来,兰沟村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采用租金+股份的合作方式,以年租金6万元+45%的股份,打造“新竹禧悦”精品乡村民宿酒店;争取到“竹里巷子”的风貌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游步道、景观节点打造、环境绿化改造及周边农房风貌改造等,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建设。

“2020年,兰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6.8万元,较2019年的11.6万元增长超过300%;2021年,村集体仅通过‘新竹禧悦’民宿酒店收入预计约25万元。”赵小建说,对这个数据他有更大的期待。

同时,兰沟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让村民生活更有盼头。“一般集体经济盈利累计超过50万元,村上就会举行分红大会,现在集体效益越来越好,我们的分红频率也越来高了。”兰沟村村民万启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兰沟村的成功只是青神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县,还有许许多多的“兰沟村”,他们凭借集体的力量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实现富民增收、竹里乡村振兴。

细化程序摸清“家底”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据悉,青神县于2016年在原高台乡百家池村8组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后,现已全面完成全县所有清查单位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的清查核实。截至2017年12月31日,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3376.40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51.73万亩。

同时,青神县还制定成员身份确认办法,厘清成员界定不清等问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切实推进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发展。

“我们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规范操作、民主决策、分级实施、确保稳定的原则,制定《青神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指导意见》,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集体资产,主要是经营性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成员、股权、收益分配、公积金提取比例等相关制度,充分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饶舜告诉记者。

实行“量化到人、颁证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转,长久不变”,不随人口变动而调整的静态管理模式。全县按照宣传动员、制定方案、股权量化、公示确认、成立组织、颁发股权证、资料归档等七大程序,完成10个村(涉农社区)、3个村(居)民小组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工作,量化资产305.31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31.21万元、非经营性资产74.10万元),只设置个人股,无集体股,颁发股权证12317本。其余村(涉农社区)在尊重民意基础上,逐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截至目前,全县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共颁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590本。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饶舜表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集体经济发展拓宽了道路,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让村民生活更有盼头。

▲百家池村生产便道遍布果园

▲西龙镇万亩茶园

▲竹里巷子二期新貌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在完成信息整理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原则,鼓励采取多种模式,推进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以低风险、可持续的方式获得稳定收入,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10个中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并以此为示范引领,带动发展了一批典型。

高台镇玉蟾寺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是全县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是生态涵养地,该村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生态产业,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权制度改革后,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依托项目来发展竹基地、茶叶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实施的中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102.74万元与黄莺岭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兴办竹片加工厂,在合并前的黄莺岭村4、5组建300亩竹基地,依托县产业扶持基金建标准化奶白茶茶园100亩,总投资49万元。

“我们的茶园建成后预计每亩纯利润3000元,每人每年务工增收约1700元。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收入,还可以让我们们农闲时可以务工。”村民周海龙对茶园的未来充满期待。

高台镇百家池村利用地处柑橘产业带优势,通过促进产业兴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探索“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的“541”柑橘代管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规范化生态果园260亩,实现农民增收、合作社盈利、村级集体壮大、产业效益最大化,有力推动小农户现代化农业发展。“现在我们的果园不仅有专家上门技术指导,而且有直播带货、村集体授课等方式让我们的果子不愁销售。”百家池村村民兰素芬说,百家池村一年种橘子就能赚10多万的家庭普遍存在。

青竹街道黑龙社区为推进全县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建设集体公墓,移风易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托县民政局项目建设龙女谷公墓: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按普惠制和贡献制进行分红;农户可以在公墓经营管理中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建立70余亩杂柑基地培训新品种,获得育苗和水果收入。

截至今年6月,黑龙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已获利70万元收入,黑龙社区3组在2020年底已实现人均分红600元,有效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增加居民收入。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彭山区:建筑工人烈日奋战一线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一线作业造成极大的挑战。8月3日,在眉山市彭山区岷江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为保证工期顺利推进,在高温天气下,建筑工人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工人们紧张的施工中工人们铺设桥面铁网工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工人铺设桥面铁网“为规避高温施工,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我们将适当调整施工时间和作业时长,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