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眉山市东坡区政协委员邹平,怀着“亦畅天怀,敬老慈幼”的心开始从事养老事业,在这3年来倾心投入养老事业。
4月21日,笔者来到邹平创办的养老机构。谈及3年前的转型,当时已经在金融、餐饮领域深耕多年的他,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然而,经过深入的走访调研和市场分析,他发现,单一的助餐服务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智慧居家养老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多方资源联动的‘智慧+’养老新场景。”
基于这样的洞察,邹平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模式的探索,更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的事业。“看到‘银发经济’成为热点,更要思考如何让它在眉山、在东坡真正落地,惠及更多老人。”邹平说道。
2024年3月,邹平的智慧养老蓝图开始加速实施;9月底,首个城市运营中心正式投用;今年4月首个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站投入运行。公司运用搭载 SaaS系统的医疗级芯片,配置监测、远程监控及预警智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助餐、助乐、助办、助购、助游、入户服务”等一系列项目,打造“养老服务 + 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为养老服务注入新的动能和温度。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投入200万余元,累计服务超6000人次,组织了11场线下活动,初步验证了其模式的可行性与吸引力。“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在眉山城区布局8—10个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站”。
邹平向记者解释道:“我们的‘嵌入式居家养老’,就是让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力量‘嵌入’小区,老年人无需离开熟悉的家和邻里,就能获得专业照护。这介于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是‘不离家’的社会化养老。”
(邹平正在展示运营中心内的智能化设备场景)
“我们开发了‘亦老智慧健康监测管理系统’。”邹平自豪地介绍道。这套系统以线上“虚拟养老院”的形式存在,通过为老人配备医疗级芯片的智能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老年人生命体征数据(特别是血糖、尿酸、血脂等慢性病指标)的24小时动态采集与监测。“系统不仅能实时看到老人的健康状况,还能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监测三级预警,甚至可以提前30天进行健康风险预警。”邹平强调,“这就像为老人请了一位全天候的‘数字健康管家’。”
这套系统尤其关注55岁以上的用户群体,他们的健康监测、居家安全和情绪价值需求日益凸显。“很多40后、50后、60后的老人思想相对传统,可能不习惯或不善于主动表达身体不适。通过智能设备,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邹平补充道,“子女也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父母的健康数据和活动轨迹,即使不在身边,也能多一份安心。”
通过“养老服务+互联网”的模式,“亦老健康”不仅提升了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也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能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无偿、低偿的个性化服务。公司积极链接各方资源,与家政公司、培训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等开展跨行业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养老服务生态。
“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服务的提供点,更是一个让大家了解、体验、信任智慧养老的窗口。”邹平说,“真正让我们觉得这份事业有意义、有价值的,是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赞许,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作为眉山首批探索“银发经济”的委员企业家,邹平坦言此次创业虽有压力,但他更看重的是这份事业的长远价值和社会意义。他表示将继续关注养老领域的发展,积极履行委员职责,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与落实。“要让国家和社会的福利红利,通过我们这样的服务平台,实实在在地传递给每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