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模式,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结合,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3月17日,笔者在松江镇光荣村看到,道路已经硬化并拓宽,不远处的果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柑橘一片繁忙景象。如今的光荣村,主导产业连接成片,区域道路通行能力、运输能力和排灌能力显著提升,既方便农产品运输外销,也为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原来村里的路不好走,而且宽度不够,车辆进出很不方便,现在即使是货运车,进出也很方便了。”村民黄治钟颇有感慨地说道。
松江镇光荣村位于眉山城区西南面,距中心城区8公里。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及水稻、油菜、果树等种植,形成了以水果、粮食、蔬菜规模户和家庭农场为主的产业结构。
“根据我们村的产业结构,如何高效实现农产品运输外销,成为全村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积极争取,通过东坡区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硬化全村道路4.2公里,将原3米宽的道路拓宽到4.5米,打通了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松江镇光荣村党委书记邓宏敏表示。
据邓宏敏介绍,以工代赈项目建成后,将光荣村1000余亩李子园、600余亩晚熟柑橘、100余亩樱桃园、桑葚园以及100余亩杨梅园串联成片,既解决了以往农产品因运输部便而滞销的问题,又推动了农文旅产业发展。
“我们村原本就离城区很近,现在村里的产业道又宽又好走,外地客商也更愿意来村上收购柑橘。”果农曾德刚表示。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光荣村农产品运输外销成本降低,还提升了600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设施;同时串联起了千亩果园与“三苏”文化景点,带动文旅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村民增收,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松江镇积极拓展集体经济新业态。2024年,松江镇光荣村集体经济超市正式开业,为当地广大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超市积极对接镇域内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助力营业额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勇表示,公司与光荣村集体经济超市长期合作,由超市为公司供应生鲜食品和员工生日卡等物资。
“依托乡村超市,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今年我们打算和五里、鲜滩等村合作,服务更多企业,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广开来,建立村村联合发展机制,力争实现多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合计突破500万元。”邓宏敏表示。
近年来,松江镇通过全域发展、稳岗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施集体经济扶持项目,服务惠及全镇13个村(社区)群众以及周边重要企事业单位。同时,全镇实施产业扶持到户项目225个,利用企业招工推荐、参与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种养技术培训等措施,带动广大群众充分就业。下一步,松江镇将继续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总基调,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多措并举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