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近年来,泡菜产业已成为眉山市东坡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东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四川泡菜内涵,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东坡泡菜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东坡区刻不容缓的任务。
传承古法 融合科技创新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在发酵车间,一坛坛“巨型”泡菜坛整齐排列,浓郁的泡菜香味随着泡菜坛内的“咕噜”声飘荡而来;在加工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和智能化的包装设备加速运作,一派热火朝天赶生产的景象。
“老母水好、泡菜才好”,该公司作为“四川泡菜”的典型代表,正积极践行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发展理念,以传承和发扬传统泡菜文化为己任,不断推动东坡泡菜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东坡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坚持老母水古法发酵制作技艺的同时,注重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我们希望在传承百年非遗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研发创新,使得泡菜的品质更加稳定,口感更加丰富,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美味的追求。”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余庆说道。
对此,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省级技术中心,组建专业的传统泡菜研发团队,与江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携手对四川泡菜老母水中的微生物菌落原型、泡制工艺、泡菜风味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并定期组织不同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前往河南胖东来集团、思念集团、克明面业等中国一流企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力求在传承百年非遗工艺的基础上,实现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目前,公司已拥有泡菜发酵容器及监控系统、一种乳酸明串珠菌及其应用等15项泡菜技术相关专利。
立足文化 开展工业研学
每一坛东坡泡菜,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它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东坡文化的魅力,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除在产品研发上下足功夫,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还积极探索“工业+研学”的新模式,将泡菜制作工艺融入研学活动中。
近日,在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讲解员的带领下,东坡学子参观了老坛子老母水古法发酵区、传统鲜椒毛豆瓣晒场、川味调料生产车间以及有泡菜兵马俑之称的“千坛车间”,并走进老坛子非遗传习馆了解乳酸菌知识,亲手体验制作东坡泡菜,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课外研学之旅。
该公司自2019年获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辟了“工业+研学”的新模式,将泡菜制作工艺融入研学活动中,使参与者深入了解东坡泡菜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截至目前,该基地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研学近百次。
“今年以来,公司销售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对老母水、泡菜种类等的研发力度,为东坡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余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