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党史故事  奉献最美韶华

青神县三线建设者荒地建设纪实

2021-04-14 08:58 陈甜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2099 点击

在眉山市青神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背上行囊来到三线建设前线,搭草棚、钻山沟、涉岷江,在昔日荒凉的山坡建起了厂房;在杂草丛生的山林间建起了车间,将一批批高端科技产品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在那个青春与汗水相辉映的年代,青神的三线建设者们勤劳、奋斗、团结一心,在平凡岗位演绎着一件件感人故事。

荒地挥洒汗水 热血铸就决心

岁月催人老,也会给万事万物留下印记,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建川社区的三厂一院有着英雄暮年的沧桑感,老街区、老厂房,红砖墙、旧瓦房……在原306厂(国营建华仪器厂),大院里无处不透着浓浓的年代感,成为时代浪潮中,三线人难忘的时光。

“从18岁知青下乡来到这里参与三线建设,至今已有50年了。”今年68岁的侯幼仪走在306厂区旧址的小路上,不用刻意回想,当年的场景就一一浮现在眼前。

侯幼仪来到厂区时,这里还是荒山一片,给人以凄凉之感,大家住在工棚里,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建宿舍、建厂区等基建工作,“挑石头、运泥土,从山下搬到山上,什么脏活累活我都做过。”

那时的年轻人们,心里没有胆怯和退缩,满满的都是期盼和信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满干劲和热情,一心投入建设,为国家奉献力量,爱国氛围非常浓厚。

后来,因工作需要,侯幼仪被调去厂区办公室负责打字员工作,但那段与工友们共同挥洒汗水的艰苦日子,却成了她记忆里永远不会忘却的美好。

“你看,这里是我们的食堂,旁边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对面是配电室,后面还有电影院,这些都是我们来了后,一点一点建好的。”侯幼仪兴致勃勃地当起了导游,并且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物件跟大家分享:一个充满年代感的饭盒、一张1994年颁发的奖状、一个代表身份的工作证以及唯一一张彩色的工作照,这些都是她心中的宝贝,也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坚决服从指令 一心投入生产

那时,除了大家较为熟知的306厂,还有4501、709、408这一串神秘数字,均是三线时期为了保密而设定的军工厂代号,它们分别代表着原国营建川机械厂、国营星华仪器厂、电子工业部四〇八医院,共同组成了三线建设时期的三厂一院。

因此,在青神县,还有很多像候幼仪一样的三线建设者,他们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和“支边光荣”的时代感召下,打起背包,告别亲人,远涉千里,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从繁华的大城市义无反顾来到青神,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坚决听从指令,一心投入生产。

“职工有1700来人,每天上班都按照部队的作息时间,八点钟广播一响军号一吹就关大门了,大家就在生产区生产,中午十二点下班,也是准时的。”原306厂后勤处长张浩然说,当时要求就比较严格。

▲原306厂后勤处长 张浩然

据了解,现在306厂区门口的两棵高大铁树,就是当时的纪律树,因为那时有两个职工违反了纪律,每人扣了5元钱,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也才30元,然后厂里用这个罚款买了两棵铁树种在那里,起到教育职工遵守纪律的作用。

与此同时,原709厂工人徐学珍对厂里严格的组织纪律也是印象深刻。

▲原709厂工人 徐学珍

那时,她所在的709厂是保密单位,厂里以生产用于卫星发射上天的一些零部件为主,为了做好保密工作,生产间下达的计划书都是以数字代码的形式发放,工人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具体做的是什么。

“只要生产部下达了生产任务,下面的生产工人就保质保量地完成。”徐学珍说,大家并不会好奇去过问什么,也没有谁偷懒,反正都是认认真真完成任务。

严明的组织纪律,形成了服从安排,不讲条件的工作作风。就这样,大家凭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拼搏奋斗在建设一线。

斑白不舍离开 心安就是故乡

“儿子早就说过让我搬出去跟他们一起住,但我就是舍不得离开。”红砖灰瓦的小楼排列成行、树干涂白的梧桐和香樟参天生长,原4501厂区这些熟悉的场景,是73岁的吴友瑄每天都要看一看才习惯的,作为当时的首批建设者之一,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早已根深蒂固。

▲原4501厂首批建设者 吴友瑄(左)

“1970年12月,我们厂挖下了开工的第一锄。”吴友瑄老家在成都,当初参与原4501厂建设时,她先搭火车到眉山站,再坐马车进眉山城,又向青神县城方向走了近5小时山路,才到达一片荒芜的选址点。

当时基础设施还没开建,大家住的是油毡棚,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未经处理的池塘水,照明则用煤油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吴友瑄和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们一同燃烧激情、挥洒汗水,靠着勤劳和毅力开始了建厂工作。

后来,油毡棚换成了临时土坯房、建起了临时食堂、打成了第一口水井、架起电路……条件的改善见证着厂区建设进度。到了1977年,厂区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正式投入生产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子弟学校,还有派出所、图书馆等,俨然是一个小城镇的模样。

到了晚年,每天早上,吴友瑄吃过早餐,整理完家务,就会出门与当年的老工友、老闺蜜——81岁的伍玉琼一起散步。宿舍区、灯光球场、露天影院、老厂房……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话题从生活琐事到社会新闻,从曾经的激情奋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

“虽然当时很辛苦,但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吴友瑄说,她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家,并不感到后悔,反而还觉得很高兴,因为这是她一生当中最大的成就。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辉煌一笔,也是青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一段不可忘却的岁月。回望过去,青神光荣地成为了三线建设中的一个方阵,承载着历史的重任,接受着新中国工业革命的洗礼,那些朴实而勤奋的奉献者,扎根在一方水土,为如今的发展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秦家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今年以来,眉山市东坡区秦家镇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推进“三举措”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一是广泛征集民生实事建议。组织各村(居)委会通过坝坝会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征求“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意见建议,重点梳理出解决群众出行、环保、就业、果技培训等8类“急难愁盼”问题,累计收集到意见建议17条;启动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