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能在家种些庄稼糊口,现在也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了。”正在参与道路施工的巴中市南江县侯家镇灵官村村民李永久高兴地说道,自己农闲的时候也会外出进城打工,现在守着家就能挣钱,又能照顾到家里人。
为激发群众内生活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今年以来,侯家镇牢牢抓住“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以工代赈”项目。为配套服务全镇粮油园区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3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500万元,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30万元,新建及硬化产业道路4公里、提灌站1座、灌溉渠3公里、蓄水池2口,整治山坪塘6口,土地整理80亩。
为充分贯彻“以工代赈”项目以“劳务”代“赈济”的宗旨,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设备”的原则,尽可能多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特殊困难群体、低收入家庭等参与建设,帮助增加就业收入,本次项目实施将带动灵官村227名村民就近务工,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76万元,实现人均增收7700余元,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就近就地务工就业成为最直接的增收致富方式,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保以国家政策初心落实落地。
预计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改善侯家镇粮油园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方便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切实维护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务工群众利益,保证政策落到实处。项目设施成果辐射受益群众2500余人,预计该村2024年可种植优质粮油1450亩,预计年产值达870吨,效益可达300万元,将有力促进全镇粮油特色产业优质发展,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形成了“惠民济困、以劳取酬、排难创新、造福于民”的大好局面。
侯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东栩表示:“下一步,侯家镇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吸纳脱贫户和其他低收入群众参与项目,有效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同时全力改善侯家镇粮油园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方便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促进侯家乡村产业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