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我省进入新一轮强降雨,绵阳、德阳、成都、眉山4市和广元西部、雅安北部、乐山北部等地区普降大到暴雨,省内31条江河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发生多起地质灾害。
灾情发生后,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省消防总队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级领导重要指示精神,集全队之力,迅速行动,克服食宿艰苦、气候多变、连续作战、山体滑坡导致道路阻塞等困难,在洪水中鏖战50余个小时,转战1400余公里,圆满完成绵阳市三台县新德镇涪江河明台库区洪峰过境值守、乐山市高新区安谷镇车子镇抗洪抢险任务,营救转移被困群众240余人,在全省面前展现了新时期伟人故里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风采。
快速应急响应。8月17日17时,总队下达增援命令,支队随即启动抗洪抢险跨区域应急预案,迅速成立指挥部,组建作战指挥、后勤保障、应急通讯、政工鼓动等6个工作组。17时30分,支队增援力量45名指战员、14台消防车、3艘冲锋舟、1艘橡皮艇、830余件套水域救援装备、340余件保障物资、42套通讯设备集结清点完毕,杨林支队长、黄建智政委就跨区域增援工作做了动员讲话,要求全体指战员注意安全,按照水域救援规程科学施救,勉励增援指战员发扬“6·17”前锋内涝抢险、“7·16”邻水暴雨抢险救灾精神,克服困难,顽强战斗,抢抓黄金时间营救被困群众,坚决打赢跨区域增援这场攻坚战。17时50分,支队增援力量出发,火速赶赴灾区绵阳市三台县。全市消防队伍随即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停止所有探亲休假,严控人员外出。
持续顽强战斗。当晚21时45分,支队增授力量抵达绵阳三台执勤点,在领受任务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制定救援方案、完善战斗编程,各小组按照工作分工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在涪江河明台库区洪峰平稳过境后,次日7时20分,又接到总队赶赴乐山增援的命令。支队增授力量立即整理装备马不停路挺近乐山,在18日下午2时到达乐山高新区安谷镇,通过询问当地群众、无人机现场侦查等方式了解受灾情况,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成立六个战斗小组分两批轮换确保体力。由于周边村庄被困群众较多,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深水区域冲锋舟携带救生装备搜救、水流平缓区域橡皮艇转移、水位较低地段借助当地挖掘机、人力背抱的方式接力营救转移被困群众,从下午2时到晚上8时,支队增援力量在安谷镇、车子镇周边村庄广大区域共营救转移被困群众240余人,经当地村干部再三确认无人员被困后返回执勤点修整待命。
强化宣传鼓动。支队第一时间下发抗洪抢险跨区域增援政治动员令,成立跨区域救援队伍临时党支部,组建政工小组,落实一线思想鼓动、典型挖掘培树、战地宣传报道等工作。组织宣传员对救援现场指战员先进事迹进行深度挖掘,大力开展战时典型宣传,挖掘宣传好人好事,通过政工鼓动激励指战员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坚决投入战斗。组织宣传员深入抗洪一线,全程记录救援过程,第一时间传送视频素材,积极协调媒体遂行宣传,抓好新媒体互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全方位、高密度、立体化宣传反映全市消防指战员迅速反应、科学搜救等救援情况,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放、转载30余条,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中国青年报等微博、微信新媒体转发5条,广安消防新媒体公众号粉丝增长2万余人,互动留言3万余条。
做好执勤备战。在抽调精干力量奔赴灾区救援后,支队将全市消防指战员进行了重组,取消所有非勤务外出,所有指战员在营区和驻点值守待命。支队党委成员除值班外,全部深人到各自联系的基层单位蹲点帮扶;机关干部除值班外,全部下沉灭火救援一线,充实到特勤、迎宾大道等5个执勤任务重、执勤力量少的基层救援站。支队指挥中心每天至少开展1轮视频点名,并派出两个督导组对各单位战备情况进行抽查巡检,确保战备制度落实到位。全市各级消防队伍严格落实军政主官带班、灭火救授作战指挥部遂行作战等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执勤备战工作。
20日0时12分,支队跨区域增援力量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全员平安返回归建。当前我省汛情尚未结束,支队正加强调度,及时补充抢险物资、调整作战兵力、维修救灾中损坏的车辆装备,对指战员进行战前再动员、再部署。全市消防指战员正坚守岗位、枕戈待旦、全力备战,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