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一系列硬核举措,走出了一条得民心、可持续拆迁安置新路,实现群众由“要我拆迁”向“我要拆迁”颤变。2015年以来,完成征地3068亩,拆迁房屋近33万平方米,兑付补偿款3.8亿元,分配安置房600余套、货币安置432户,涉及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旅游和交通建设、扶贫和地灾治理搬迁等项目100余个,实现强制拆迁、群众集访、群体事件“三零”目标,群众、业主、政府“三满意”。
建立机制常态化。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班子、重点在队伍。街道由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办事处主任亲自抓、分管领导分项具体抓、拆迁专班落实抓,构建起行政主导、分项负责、村组协同、齐抓共管的拆迁安置工作机制,优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严格实行“四个一”制度:每周科级领导干部安排一天拆迁群众信访接待日,每半月党工委研究一次拆迁工作,每月集中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每季度分片分块集中处理一批信访疑难问题,对一些老大难问题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赢得了群众的对拆迁安置工作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
宣传引导全程化。做群众工作,更需要的是一种耐心。大佛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把宣传引导贯穿拆迁安置全过程,严格实行党务、政务、村务、事务公开制度,将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群众关切的利益事项全面公开,挨家挨户宣传,保证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拆迁安置工作专班坚持“一线工作法”,保持“5+2”“白+黑”忘我工作常态,深入、细致、反复地做群众思想疏导、政策解释工作,直到群众心悦诚服、满意为止。
执行政策刚性化。“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佛寺街道在工作程序、方式上,严格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和听证制度,照章办事。在量房、核定青苗、锁定家庭安置人口、签订拆迁协议、兑现补偿款等具体工作中,总是不偏不倚,坚持“一碗水端平”,邀请群众代表现场全程监督,既保证合法,又兼顾合理,更体现公平,做到面积一把尺子量算,政策一个口子解释,工作一支队伍包干,不分远近亲疏,一竿子刹到底,有效杜绝政策执行中走样变形。
保障民生人性化。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动之以情“我为亲人搞拆迁”,晓之以理“我为政府尽职责”。历年的大规模拆迁,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大佛寺街道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问题为导向,潜心察民情,了解掌握群众对真征地拆迁的所思、所盼、所需、所言、所行,有针对性实施一揽子民生实事,及时帮助拆迁群众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倾情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甚至租房、小区治理、红白喜事等涉及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确保群众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有保障,吸引拆迁户自觉自愿离开土地和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