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普通的警嫂,也是户政窗口的一名普通辅警,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振臂高呼的豪言。然而,她却用娴熟的业务、热情的微笑、敬业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16年的从警生涯,她没有受到过一次投诉、举报,收获的都是群众和同事大大的点赞。她就是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分局治安管理中心户政出入境管理队辅警李红琼。
户口本、身份证、出生登记、户口迁移、信息变更以及各种咨询、查询的户籍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也联系着李红琼的心,她用一双温暖的手,给人们送去生活的便利。在这个小小的窗口岗位上,李红琼年受理办证约17600人次,平均每天约70人次。经济的发展,使业务成井喷式递增,李红琼通过错时、延时、节假日上班、预约上门、送证上门等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使涌动的办证潮流,在她和风细雨的服务中,有条不紊的进行,赢得了老百姓的满意微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她的脸上就有永远看得见的笑容,正是这种融化坚冰的微笑,不知化解了多少群众的怨气,解决了多少群众的矛盾。户政窗口,是一个常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地方,面对林林总总的办事群众,李红琼总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技巧:遇到老年人办事手续不全时,她会把需要补充的事项写在一次性告知书上,甚至还会主动联系老人的子女进行沟通、交流,避免老年人因年纪大、理解不清而多次跑路;遇到需要上报审批的材料,她会主动记下群众的电话,及时将办事进度通知到对方;如果遇到因政策、规定不了解而产生误解的群众,她也总是满脸笑容,用一颗理解、包容的心去处理,从不因群众的怨气和刁难而斤斤计较。
除了日常的窗口服务工作,她还会主动做些日常的业务报表、信息采集等工作。 “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时,由于分局任务重、时间紧,她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放弃病假,利用下班时间和同事们一起入户采集信息。说来也奇怪,只要她一进行入居民小区,便有群众围上来,乐意地配合实有人口的登记。大伙儿都说:小李态度好,对人热情,从不摆脸色、使性子,让人感到亲切,所以我们相信她。由于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的群众主动为她打电筒照明,还有的帮忙吆喝楼上的邻居前来登记。一项本来是麻烦群众的工作,大家却积极地配合着,李红琼倒是不好意思的连声道谢,朴实的群众说到:李警官,关键时刻我们是不会掉链子的。近年来的户籍专项清理工作也多,她都会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分析,电话通知本人或家人前来办理信息更新采集事宜。经常会听见“李姐,你日常业务这么忙,还抽时间联系这些,你累不累?……”她总是笑着回答:“没事,派出所社区民警也累,能多做点就多做点嘛……”
十多年的辅警工作经历,在耳濡目染和她自己的刻苦钻研中,李红琼积攒了丰富的办理户籍业务经验,成了办证大厅户籍窗口的“顶梁柱”。每当有新上岗的户籍民警,都会到办证大厅向李红琼学习,她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耐心传授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每每这时我们便会听见“李姐的讲述太详细了,以后有不懂的再来问你……”经过她耐心的传帮带,新民警都能在短时间内熟悉户籍业务。这些年向李红琼学习办理户政业务的户籍民警及辅警也不少,提起李红琼,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奖她。
2019年5月,广安区公安分局组织体检,在做完甲状腺彩超后,医生对李红琼说了一句:“你还是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李红琼听了后只是默默地点点头,然后没有向单位领导和同事透漏任何相关病情信息,就毅然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8月份业务高峰期稍有缓和才抽出时间到医院去做检查,随后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直到这时,她才向领导和同事说明了病情情况,但由于工作业务量大,人手少,她带病工作至今,等待去做进一步的治疗……
在老百姓眼中,警察是他们的守护神;在小孩子眼中,警察是英雄;在家人眼中,警察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在李红琼眼中,除暴安良是警察的天职,他的工作性质注定了要“舍小家,为大家”,警嫂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庭任务和责任,但李红琼并不觉得有多辛苦多委屈,只要丈夫能够履行好职责就是对家人负责,就是对她这名“警嫂”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