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机器人”下田了

风力发电助力绿色发展

四川各地群众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外国友人学“非遗”

选优品种 科学种植

焦点新闻
更多
星河璀璨,共赴科幻新程
——第36届银河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
《金桃》获最佳长篇小说奖,杨晚晴(中)上台领奖。 星河璀璨,辉映未来。9月19日晚,作为2025银河科幻大会的重磅活动,第36届银河奖颁奖典礼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现场颁出最佳原创图书、最佳引进图书奖、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最佳游戏奖、最佳网络科幻作家奖、最佳新人奖、最佳科幻网络文学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最佳中篇小说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等25个奖项,近300位中外科幻嘉宾齐聚现场,
四川科技报记者 陈兰 | 8天前 1188点击
2025银河科幻大会引领中国科幻全球化发展
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2025银河科幻大会开幕式现场。 四川省科协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9月19日~21日,2025银河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创生态岛成功举行。本届大会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后四川举办的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主题为“未来之前,畅享未来”,吸引了阿来、刘慈欣、加拿大“科幻教长”罗伯特·索耶、王晋康、韩松、何夕等科幻名家,以及波兰《赛博朋克2077》创意总监伊戈尔&m
黄梅兰 | 8天前 1188点击
“熊猫机器人”下田了
近日,在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的新都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一款外形酷似熊猫的农业巡检机器人正穿行自如、仔细巡检,成为田间地头一道独特的科技风景。据了解,该款农业巡检机器人由新都区本土企业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不仅具有“萌态十足”的造型,更拥有AI驱动的精准巡检能力,为新都农业管理带来智能化变革,让“科技兴农”在田野间落地生根。
包瑞雪 刘正川 邓肖 摄影报道 | 13天前 1289点击
地方报道
更多
如何用好科技馆资源?近百名教师参与实战演练
——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圆满收官
如何打破科学课“读课本、划重点”的传统模式?如何将科技馆真正打造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牵头实施,四川科技馆承办的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于9月22日至26日在成都成功举办。近百名中小学科学教师齐聚蓉城,共赴一场科学教育的“思想盛宴”与“实战演练”。本次培训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项目式课程开发》为主题,通过专
1天前 922点击
洛带镇2025年第二届凉粉嘉年华暨音乐荟盛大启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1日,洛带古镇核心景区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为期八天的“洛带镇2025年第二届凉粉嘉年华暨音乐荟”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龙泉驿区商务局指导,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与洛带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以“逛吃狂吃 客家有礼”为主题,旨在通过美食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为了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活动期间还将特
1天前 945点击
三场活动万人追捧 收官!成都最in科学之夜
这个9月,成都最in的“科学之夜”,当属四川科技馆“科学一千零一夜”!这是一场关于科学、热爱与好奇的双向奔赴,三场活动,近万人追捧。科技馆化身为光芒流转的“科学魔法城堡”与星空露天影院。9月13日晚,首场“科学之夜”作为馆校合作专场率先启幕。9月20日晚,第二场活动面向公众开放,3000多名观众化身“星际勇士”,踏上科学闯关之旅。9月26日收官之夜,秋风为伴、星空为幕,近千人共聚银幕前,见证“流浪
2天前 932点击
2025年全国科普月邛崃市主会场活动举办
9月24日记者从成都市邛崃市科协获悉,日前“崃享科韵・启智未来”2025年全国科普月邛崃市主会场活动在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举办。邛崃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院校师生、科普基地及科技志愿者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邛崃市教育局和团市委分别为青少年研学小分队授旗。科普实践研学行动和"崃聚志愿・科普同行"系列服务正式全面启动。活动中,各单位带来的以安全、健康、
盛利 | 6天前 1120点击
科技前沿
更多
创新故事丨将高端制造“搬上天”——“太空级”冷阴极电子枪3D打印原理样机诞生记
电机轴高速旋转,送丝盘稳步传动,真空室内丝材快速熔化、沉积成形……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内,一台两米见方的3D打印机正在制造一件精密钛合金结构件。“这是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日前,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冷阴极电子枪研发团队负责人许海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太空制造’中的加工利器。”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 04-11 08:44 17242点击
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 或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超高效计算单元,能够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项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半导体行业领先公司的广泛关注。一种模拟神经和突触行为的开创性硅晶体管,标志着神经形态计算的重大突破(示意图)。图片来源:AI生成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电子神经元和突触是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与传统的计算机不同,这些系统能够在同一位置处理和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 04-02 08:50 17706点击
我国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得新突破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临床实践显示,其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处于领先水平。”20日在京召开的“北脑一号”人体植入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介绍。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第3例人体植入手术20日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此前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进行了临床试验。目前,3例患者状态良好。这意味着我国自研无
03-21 08:36 19292点击
《自然》杂志报道称: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数量领先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作者指出,如果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美国可能将无法通过出口管制来保持其在高性能微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中国寒武纪的Cambrian-1芯片采用专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计算架构。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站ETO首席分析师扎卡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 03-14 10:32 19948点击
推荐阅读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2月16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周利平、徐勇,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出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处理装备”“核桃油脂及蛋白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项目”“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成都)示范项目”等33项科创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93亿元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四服务”重要指示,以“天府科技云”服务全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谢商华、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出席会议。省科协副主席、